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河北冀泵源水泵制造有限公司
熔盐液下泵
熔盐液下泵
在薄膜稀释法固体烧0碱消费中,高浓度高沸点烧0碱的稀释采取熔盐作为加热介质。采取熔盐的长处是,在常压下即可取得300-500℃的低温,这比用低压蒸汽加热经济、平安,也比用间接火加热轻易掌握,能保障产品德量。熔盐液下泵的工况特征和选型请求如下。
、熔盐的组成为KN0。53 0A,NaN0:40%,NaN037%。在此比例下熔盐的粘度0小,480℃时的粘度为1。5cP,因而活动性好。泵清水测试性能可作为保送熔盐时的性能,对流量、扬程和效力均不修改,但轴功率为原清水泵的1。73倍。
第二、用氮气掩护。空气中的氧气会使低温熔盐中的NaN03氧化为NaN03,使其粘度急剧增添。为此,应在熔盐储槽液面上方用0.05MPa(G)压力的氮气进行掩护。液下泵轴封应避免空气漏入,又要增添氮气耗量。
第三、低温熔盐有很强的氧化性,要避免接触有复原性的铝、纸等物资,避免光滑油漏入储槽。泵出口法兰处要严防走漏,避免烧0伤人员。
第四、因为卧式熔盐泵轴封难度大,熔盐走漏有风险性,故个别采取液下泵。
第五、为延伸溶盐液下泵的长度,进步其运用牢靠性,熔盐储槽宜设计成卧式圆筒,或高径比小的立式圆筒。在液下泵中,通过叶轮使温度在-20℃-80℃规模内的酸碱类清液和浆料介质进行向心力的静止,来增添液体的能量。
构造特征
低温液下泵与常温液下泵的重要差别是要偏重处理与热收缩、低温机械强度和刚度有关的一系列构造设计问题。
、构造上的热对中性某些低温液下泵采取惯例液下泵构造,即用一根出液管。泵运行 时,出液管内充溢低温溶盐,而中心支持管仅下部接触熔盐,出液管的温度比支持管的高,因为热收缩量不同发生的热收缩力很大,易使泵体偏斜,延伸底轴承寿命,或使叶轮与泵体密封环相碰,密封环偏磨,内走漏增大。日本酉岛制造所的熔盐液下泵用双出液管构造,清除了轴向的不平均收缩)。
第二、悬臂式 某些熔盐液下泵有液下底轴承,因熔盐的光滑性不好,且低温下滑动轴承的间隙值难选得适宜,下轴承寿命不长。轴套有磨损使叶轮偏斜,径向向心力增大,进一步加剧轴套和叶轮密封环磨损。因而,这种有底轴承构造的液下泵检修频繁,合理的构造是采取悬臂式构造。
第三、双蜗壳泵体可大幅度减小泵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时的径向力,减小悬臂端挠度。双蜗壳泵体与双出液管联合,取缔了单出液管双蜗壳泵体中180度的隔板,简化铸造。
第四、增强轴承冷却办法 大多数低温液下泵底座上方的下轴承处有水冷夹套。德国KSB公司的熔盐液下泵用轴上自带的风扇进行风冷,后果不如水冷夹套好。瑞士RH泵公司的低温液下泵的轴承用稀油强迫循环光滑。光滑油是应用轴承下方的小叶轮进行循环,轴承座正面设置油箱,内有冷却盘管。轴承的密封用非接触式折流罩密封,处理了低温液下泵漏油 问题。
第五、泵轴封方法要斟酌低温下的寿命问题和便于改换。熔盐液下泵的轴封是针对氮气的密封,各水泵厂都采取填料密封,向填料腔中部的灯笼环处通入氮气。填料腔周围设水冷夹套延伸填料寿命。
液下泵的使用注意事项
液下泵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是切忌仅凭“经历”。比方液下泵在涌现底阀漏水时,有些机手图省事,在每次开机前,先向出口管口填些干土,再灌0水将土冲究竟阀,以使底阀不漏水。此法看起来简便易行,但实缺乏取。由于当液下泵开端任务时,底阀内的砂土就会随水进入泵内,磨损叶轮、泵壳和轴等,重大影响运用寿命,准确的方法应当是对底阀进行检修,确凿无法修理的,改换。
二是发明故障要及时消除,切忌让机组“带病”任务。比方发明液下泵轴填料磨损重大时,要及时增添填料,否则就会使液下泵轴填料漏气。液下泵轴填料漏气岂但使机组能耗过大,而且会涌现气蚀景象,放慢叶轮的破坏,间接影响液下泵的运用寿命。再比方,发明液下泵猛烈振动,应立刻停机检讨,否则若是液下泵曲折变形很有能够发作平安事变。液下泵密封垫片失效的,主要有下列几种因素:
1、作用在液下泵密封垫片上的压力不足。
三、液下泵的轴承内光滑脂改换 :
液下泵的机械密封
液下泵的机械密封
液下泵机械密封亦称端面密封,其有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液下泵端面在流体压力及弥补机械外弹力的作用下,液下泵依靠辅佐密封的配合与另一端维持贴合,并绝0对滑动,从而避免流体走漏。
液下泵机械密封对比罕见的液下泵渗漏起因。机械密封自身是一种请求较高的精细部件,对设计、机械加工、拆卸质量都有很高的请求。在运用液下泵机械密封时,应剖析运用机械密封的各种因素,使机械密封实用于各种液下泵的技巧请求和运用介质请求且有充足的光滑条件,这样能力保障密封临时牢靠地运转。
液下泵机械密封中还存在设计、抉择、装置等不够合理的中央。不锈钢液下泵是种依靠大气压提升水位的工具,它在工作时主要是依赖活塞的运动,其中活塞对于此类产品的使用影响很大。
(1)液下泵弹簧收缩量肯定要按规则进行,不许可有过大或过小的景象,误差±2mm,收缩量过大增添端面比压,摩擦热量过多,形成液下泵密封面热变形和减速端面磨损,收缩量过小动态环端面比压缺乏,则不能密封。
(2)装置液下泵动环密封圈的轴(或轴套)端面及装置静环密封圈的密封压盖(或壳体)的端面应倒角并修光,免得拆卸时碰伤动态环密封圈。